手術是肺癌常用的治療手段,對發現及時的病人均可采取手術切除,術后的相關預防護理也至關重要,為減少復發轉移,需及時配合治療。相關分析如下:
病人姿勢舒適
可采取半臥位,膝下放枕頭,保持姿勢舒適,輕輕活動或按摩頸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緊張,使呼吸保持適當幅度。
輔助病人呼吸
隨著病人的呼氣動作用手壓迫胸廓,這樣可使吸氣胸廓擴張時,增強吸氣量和氣流速度,又能促使支氣管內分泌物的移動,胸廓也可因運動而不致僵硬,從而促進殘存肺的膨脹。
一般建議在麻醉清醒后可醫生指導下進幫助病人呼吸,每隔2h進行深呼吸10~20次,平臥位加強腹式呼吸,直到48~72h胸腔引流管拔除為止,指導呼吸有利于肺擴張,改善肺通氣功能,提高肺的順應性。
協助排痰
術后很多病人都覺得有痰但咳不出,這種情況下家屬可以協助排痰。病人取坐位,操作者站床邊,手掌呈杯狀,叩打與痰部位相應的胸壁,并同時鼓勵病人咳嗽,并用雙手掌按壓術側胸廓,吸氣時雙手放松,咳嗽時雙手加壓,以保護傷口,減少胸壁震動引起的切口疼痛。
如果還不能排出痰液,就需要和醫護人員反應,可進行鼻導管吸痰等方法幫助病人排痰。
術后兩天即可下床活動
手術帶來的創傷雖然大,但是術后一天即可慢慢坐起,術后兩天正常也就可以下床活動了,家屬可協助。這樣的活動可促進身體早日恢復,而且還能預防墜積性肺炎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。